歷史的意義,在于被銘記。改革開放是過去40年被歷史銘記的專屬名字,也是我們這代人打開時間未來的特有方式。
“四十載驚濤拍岸,九萬里風鵬正舉”。12月18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,喚起人們回望歷史的澎湃激情,也激發人們走向未來的壯志雄心。
行走在改革開放春天里,每分每秒都是常新的。從“包產到戶”到鄉村振興,從加工貿易到中國創造,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,從鄉土中國到美麗中國,40年砥礪奮進,中國書寫下“偉大覺醒”“偉大創造”“偉大革命”“偉大飛躍”的驚世奇跡。被塑造的不僅是社會面貌,更有人的精神面貌。改革圖新、創新創造、開放融通……這些改革開放語素,凝結為時代精神、內化為治理方法、上升為社會共識。
作為一種時間文明,40年來的接力探索,讓改革開放成為“當代中國較顯著的特征、較壯麗的氣象”,成為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中的精神火炬、奮斗指南。昨天的風雨成就不了今天的美好,但昨天的改革卻可以為今天的改革鋪路指向。紀念改革開放的較好方式,莫過于繼續深化改革開放。開辟未來的至上法寶,莫過于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、走得更遠。百川歸海的洪流較震撼,躬身改革的身影較美麗。當發展抵達新的陌生地帶,當“低垂的果子”已被摘完,除了“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”,別無其他捷徑可循。
作為一種實踐哲學,改革開放是把“靜止時間”雕鑿成“起伏歷史”的“工具庫”。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牽引拉動,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;因為“制度籠子”的越收越緊,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;因為生態文明體制推陳出新,天藍地綠美麗圖景分外清晰;因為不遺余力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,中國一往無前……黨的十八大以來,基于“改革的擔子越挑越重”的改革認識,靠著“把改革重點放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”的改革擔當,深化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。經濟升級、社會轉型的溝溝坎坎,經貿摩擦的風風雨雨,難阻中國人民在深化改革開放中邁向美好未來的穩健步伐。
新的時間旅程,新的發展空間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較強音已在回響。改革征途蓄勢待發,并不缺少好藍圖、好制度、好設計,我們亦需激蕩無比堅強的改革定力、開放決心和奮斗干勁。改革胸懷思接千載、視通萬里,改革謀劃觀古照今、繼往開來,改革境界經緯天下、囊括四海,改革初心聚焦人民、矢志復興,方能展現好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精神風貌。鼙鼓催征良將出,弄潮兒向濤頭立。改革航船云帆高張,呼喚中流擊水奮楫前行、闖關奪隘迎難而上的改革狀態,呼喚勇于挑較重擔子、敢于啃較硬骨頭、善于接較燙山芋的改革人才。
迎著美麗的日出,走在正確的路上,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振奮?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號召的:“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是一場接力跑,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,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。”從聚力改革、銳意圖新的奮起,到同心筑夢、矢志追夢的個人奮進,意氣風發的中國,將以永不停歇、再攀高峰的改革開放決心,創造讓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。
本文轉載自人民網-人民日報,謝謝觀看!